跟大學姊妹說好的台南美食之旅,
講了好久,終於在今年春天成行了...
二話不說,行程當然是由我這個在地人規劃囉!
不過老實說,身為台南人,心中一直有愧,
這幾年台南很致力在發展觀光,
很多重新整修但保留原味的老房子餐廳、民宿蔚為風潮,
前者像老房子餐廳(沒錯,它店名就叫老房子)、a room、隨光呼吸等等,
後者像佳佳西市場旅店、很多間的謝宅等等,
也有很多塵封多時的古蹟,重見天日,
像是吳園(台南公會堂)、台南知事官邸、林百貨等等,
老實說,這些對於長期不住在台南的我來說,其實很陌生,
所以為了規劃這次的台南之旅,的確也花了我不少時間,
但也甘之如飴,我覺得我有這個義務跟使命,
我想把台南的好讓我的朋友們知道。
下次我還想約大家再來台南,逛逛我們共同的回憶~政大書城。
好啦,以上跟標題好像沒什麼關係齁XD
我們抵達台南時已經中午了,先到民宿卸完行李,其實大家都快餓扁了,
所以第一個行程安排的就是國華街美食吃到飽。
國華街上的美食超多的,不過時間跟胃的容量有限,
我們把火力集中在國華街三段這邊,
「國華街三段」對我來說真是既熟悉又陌生呀,
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來這裡耶(真是好丟臉呀)
但其實小時候很常逛中正路,卻不知道轉個彎就是美食天堂,
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啊!
建議來到台南吃美食的朋友,一定要空腹來,才能盡情享受,
尤其我們都是女生,大家胃口都不大,但又想多嚐幾家,
所以我們有些店家是採兩人合吃一份的方式,
既能嚐到美食,又能不把胃撐破,堪稱是兩全其美的方式呀XD
那我就按順序寫囉..
1.鄭記魚土魠魚羹(06-2240326,台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三段16巷1-3號)
從中正路右轉進國華街右手邊的菜市場裡,馬上就會看到鄭記了,
光看這招牌,就知道歷史悠久了,民國 25年創立,至今已經 77歲了呢!
店裡賣的東西很單純,就是魚土魠魚焿(焿or加麵or加米粉)跟魚塊、魚卵,
然後價格也很單純,大碗50元、小碗40元,
我發現國華街這裡的老店都是這樣耶,只賣一、兩樣東西,
但都賣得嚇嚇叫,果真印證了術業有專攻這回事,專心做一件事比較容易成功。
我們大家都點了一碗"焿",然後再加點一份魚卵..
↓魚卵
喜歡吃魚土魠魚焿的朋友,真的要到台南吃,
台南賣的魚土魠魚焿的魚塊都是紮紮實實的真材實料,
炸成金黃色,即使淋上焿湯,仍保有酥脆的口感,我真的很愛魚土魠魚XD
"焿"的部分不會太濃稠,加點高麗菜就很好喝了,
湯有點偏甜,後來我有帶雄哥來,雄哥的口味似乎被韓國同化了,
居然覺得太甜XD我個人沒啥感覺就是了。
不過我跟牛牛一致認為,我們最愛的魚土魠魚焿還是民族路上西堤旁邊那家紅燒魚土魠魚焿啦
我記得大學的時候,有次在樂華夜市看到有賣魚土魠魚焿,
思鄉的情緒馬上湧了上來,立馬點了一碗解解鄉愁,
沒想到魚塊小又不像現炸,沒有酥脆的口感,很像菜市場裡賣的現成的,
湯裡加了很多東西,又是蛋花、蘿蔔什麼的,很不對味,
那是我第一次在台北吃魚土魠魚焿,也是唯一的一次。
鄭記所在的大菜市裡有很多傳統的美食、店舖..
圖中的"江水號"冰果室也是很多人的台南美食口袋名單唷..
這個阿瑞意麵也是..
很多傳統的老店舖逐漸凋零中...只有美食屹立不倒XD
記得之前牛牛很迷拼布,還跟她來這裡逛了幾次布莊,蠻好玩的。
2. 川記蝦仁肉圓芋粿(國華街三段16巷2號06-2264590)
雖然店名"川"很不明顯,但非常好找,
從中正路轉進國華街就會看到,不用再轉進大菜市,就國華街路旁哦。
川記也是只賣兩種東西,蝦仁肉圓和芋粿,每份都是40元
從這家,我們開始力行大家合吃一份的策略XD
↓蝦仁肉圓
一共三顆肉圓,是蒸的,我比較喜歡的烹調方式
姊妹們把它對切,方便一人一口,很貼心
肉圓裡頭的蝦子是完完整整的一整隻哦,新鮮又好吃。
↓芋粿
因為我平常吃芋頭會過敏,各種芋頭的製品我幾乎是完全不碰的,
所以這個芋粿啊,我本來是完全不期待的,但卻出乎我意料的好吃耶..
外層煎得金黃酥脆,裡面的芋頭很綿密,多層次的口感,很讚唷..
我們5個人就真的只點了一份肉圓跟一份芋粿,老闆心中應該是很OOXX吧
好在我們是星期五來,客人不多,不然老闆應該很不想做我們生意吧XD
不過啊,這些老店給我感覺呀,老闆總是顧著把食物做好,
卻忽略了招呼客人應有的熱情與親切感....
但換個角度想,就是老闆們都大喇喇的不拘小節,其實無傷大雅啦!
3.古早味碳烤甜不辣黑輪(國華街三段路旁)
每串10元,很便宜
老闆很配合地讓我照相XD
純粹因為是"碳烤"我就買了XD
吃起來脆脆QQ的,我蠻喜歡的,倒是沒去注意是不是有"旗魚"了XD
好像還沒吃幾樣東西,就覺得有點飽了,
可能是上了年紀了,容易餓也容易飽....新陳代謝差,好悲情啊
也好,我們下一攤要吃的剛好還要走一段路,運動一下。
延著國華街直走,依序會經過民生路、民權路..
快到民生路時,有三家很瘋狂的排隊美食,
趁著星期五沒有人潮,我們三家一網打盡,
而且我們還是力行大家合吃一份的策略,每家都只買一份,
還全部一起帶到阿松割包的店門外吃,
不知該說我們lucky還是臉皮太厚咧XD
4.阿松割包(國華街三段181號 06-211-0453)
富盛號碗粿(西門路二段333巷8號,在阿松割包對面,門口在國華街)
金得春捲(富盛號隔壁)
↓阿松割包
顧名思義,阿松割包就是只賣割包哦,每份2粒,
有三種口味,普通包60元、瘦肉包70元、豬舌包80元,
想當然爾,我們點了瘦肉包(自以為這樣熱量會低一點XD)
老闆人很好,我們把別家的東西帶到他們家吃都沒趕我們走,
我們5個人才點一份,居然還附贈我們每人一碗湯,重點是湯很好喝耶,
真的是佛心來的..
這割包啊,外表看起來除了料多,感覺沒什麼,
殊不知酸菜、瘦肉跟花生粉的結合竟是如此神奇,
吃起來真的很有味道很好吃唷...
雖然我說不出怎樣的好吃,但我現在回想當時的感覺,真的就是好吃!
就算不吃,光看這飽滿的餡料,視覺上就已經很享受了呢!
其他的客人帶了家裡的寶貝一起來買阿松,一直東張西望的好可愛呢
雖然我星期五來沒什麼人,但兩週後清明連假,我又跟雄哥來了一次,
這人潮真的是阿娘喂啊.....
真是好哩佳在呀...
↓富盛號碗粿
便當盒外大大的"富盛號"三個字看起來很有氣勢XD
這碗粿啊,看起來顏色很深,我直覺是"這應該很鹹",
雖然我是重口味的,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我有儘量吃清淡一點了..
但其實這味道是恰到好處唷,不會過鹹,而且料很多...
↓金得春捲
這春捲的味道我算是遺忘了XD
但春捲皮有煎過,脆脆的算是我喜歡的口感,
家裡的春捲,媽媽也是都有煎過,
除了讓餅皮可以黏住不散開外,也可以口感的層次更豐富哦!
5.勤耕急鮮蛋糕(06-2223538)
這次在前往阿松割包的路上發現的,
也是在國華街上,介於民權路跟民族路中間..
本來只是好奇靠過去看看,跟老闆聊了一下,
可惜蛋糕已經賣完了,於是老闆跟我們介紹他們家的葱軋餅很好吃,
就是兩片葱花蘇打餅,中間夾牛軋糖..
Emily說他們公司有訂別家的,要等很久才到貨,
沒想到葱軋餅在網路上已經紅翻天了,我居然沒跟上流行,
立馬買了兩包回家品嚐,也帶到辦公室跟大家分享來自台南的美味,
簡直是驚為天人啊,卡茲卡茲的葱餅與牛軋糖的結合真是奇妙的好吃耶,
又立馬開了團購,本辦公室跟眾姊妹們一共合訂了55包(買10包送1包),
大家真的很捧場呢!
對台南的鄉親有點兒貢獻,我實在是感到有點兒驕傲呢XD
當然勤耕既然名為蛋榚店,怎麼可能只賣葱軋餅呢?
蛋糕當然是有的,後來跟雄哥來時又買了蛋糕..
↓乳酪蛋榚
還有巧克力口味,很大一片,忘記是不是有秤重,
平均一片大約在80-90元之間,很便宜又好吃,
蛋糕很綿密溼潤,我覺得超好吃的,
沒吃完記得封好放冰箱,以免變乾會影響口感哦!
然後勤耕還有賣可愛的台式馬卡龍
這個我還沒試過,下次再買囉!
國華街三段的美食不負責報導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
延伸閱讀–台南相關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麻煩幫我按著讚鼓勵一下唷!謝謝啦!